虫咬皮炎(丘疹性荨麻疹)
疾病概述
被虫类叮咬,或接触其毒液或虫体毒毛而引起的一种皮炎春夏季多发
多发于四肢、头面部及颈部等曝露部位
病因
人体皮肤被虫类叮咬,接触其毒液,或接触虫体的毒毛,邪毒侵入肌肤,与气血相搏所致。症状
好发于曝露部位。皮损为丘疹、风团或瘀点,亦可出现红斑、丘疱疹或水疱,皮损中央常有刺吮点,散在分布或数个成群。自觉奇痒、灼痛,一般无全身不适,严重者可有恶寒发热、头痛、胸闷等全身中毒症状。临床上因由类不同,其表现也有差异:
蠓虫皮炎叮咬后局部出现瘀点和黄豆大小的风团,奇痒,个别发生水疱,甚至引起丘疹性荨麻疹;
螨虫皮炎粟米大小至黄豆大小的红色丘疱疹;或为紫红色的肿胀或风团,有时可见到虫咬的痕迹;
隐翅虫皮炎皮损呈线状或条索状红肿,上有密集的丘疹、水疱或脓疱,自觉灼热、疼痛;
桑毛虫皮炎皮损为绿豆到黄豆大小的红色斑丘疹、丘疱疹或风团,剧痒;五、松毛虫皮炎皮损为斑疹、风团,间有丘疹、水疱、脓疱、皮下结节等,不少患者有关节红肿疼痛。
诊疗
中西医结合治疗预后较好。西医常规使用抗组胺类药、钙剂、维生素类等药物治疗。本病中医病名为:恶虫叮咬、虫咬伤等。其病因病机总由虫类叮咬,邪毒侵入肌肤,与气血相搏所致。本病以湿热为主。治疗宜清热解毒。
预后调理
此病只要调理得当,可以较好的控制症状,预后较好。1)积极寻找和去除病因及可疑诱发原因,改善环境卫生,消灭害虫;
2)保持清洁卫生,衣服、被褥常洗晒;
3)避免搔抓,防止继发感染;
4)多食水果蔬菜,保持大便通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