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形性红斑
疾病概述
本病以红斑为主,兼有丘疹、水疱等多形性皮损,常伴粘膜损害自觉瘙痒或轻度烧灼感为临床特征
多发于青壮年男女,尤以青年女性为多,常见于冬春季节
病程一般2—4周,但愈后易于复发
病因
感染(如细菌、支原体、螺旋体、衣原体、病毒、真菌、寄生虫等)均有可能,单纯疱疹感染最常见;药物食物过敏;物理因素(放射线、寒冷、日晒)等因素。症状
发病前可有头痛,低热,四肢倦怠,食欲不振,关节、肌肉疼痛等前驱症状。发病急骤,皮损常对称性发于指缘、手掌,次为前臂、足背、小腿、颜面、项部颈旁,少数累及全身皮肤,有时粘膜亦可受损害。皮损呈多形性,有红斑、丘疹、水疱、大疱、紫癜、风团等。自觉瘙痒、灼热、疼痛。诊疗
中西医结合治疗预后较好。西医常规使用抗组胺类药、维生素类、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。本病中医病名为:猫眼疮。其病因病机多因禀赋不耐,风寒外袭,以致营卫不和,寒凝血滞而成;或为外感风热,风热之邪郁于肌肤而发;或因风湿热邪内蕴,毒火炽盛,气血燔灼,蕴结肌肤而致;亦可因病灶感染,药物及鱼、虾、蟹类食物过敏等引起。
预后调理
1.首先要去除可疑致病原因,如控制感染,停用可疑致敏药物。2.寒湿阻络证患者,应注意保暖,避免冷水、冷风等寒冷刺激。
3.忌食鱼、虾、葱、蒜等发物。
4.重症患者,若全身大疱湿烂、疮面暴露,应注意床上用品消毒与更换,防止感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