抚南堂微信公众号

制作流程

膏方是一种剂型,一般的慢性病补益方子皆可作成膏方服用。膏滋:膏滋又称膏方、煎膏剂,是药物的水或醇溶出液经浓缩后,形成的半流体胶稠物。唐代称其为“煎”,明清后习惯称为“膏”或“膏滋”。膏滋其实就是把很多付草药进行一次性熬制,再浓缩到一定程度,添加或不加蜜糖,冷凝后分次服用。减少了天天熬药的麻烦、节省了时间,且口感好,便于服用。

审方与调配

由于膏方组成复杂,需要反复仔细核对组方、剂量、十八反、十九畏、妊娠禁忌、药物过量,以及药材质地、药材口感等方面的问题。中药饮片应按处方药物顺序准确称取, 逐张调剂,并且认真执行“四查十对”制度,经核对无误后签名,再将处方、加工单以及辅料移送至制备区。

浸泡

充分的浸泡是确保药材中有效成分充分溶解的前提条件,而膏方一般药味数目众多,少则 二三十味,多则四五十味,而且以质地坚实难于浸透的根茎类药材占大多数,因此浸泡的时间相对较长。不同季节应根据气温的变化而适当调整,一般浸泡时间 6h 左右,在冬季可适当延长到 12h 左右。同时应以冷水浸泡,水量适量,以完全浸没为度。

一煎

将浸泡后的药材加适量的水,加热煮沸,沸腾后转为小火。第一次煎煮 2~4h, 榨取出药液。

二煎

再次加水至药面,煎煮 1~3h。再次压榨取出药液,合并两次的药液。

熬胶

在一煎、二煎的同时,可以准备熬胶等特殊药材的处理。阿胶、鹿⻆胶、龟甲胶、黄明胶等 粉碎后,加适量黄酒浸泡 4h 左右,上锅蒸4h左右,待其完全融化后静置冷却、密封保存。于药液浓缩时投入药液中,文火保持药液沸腾,至胶体完全溶化。

炼蜜

蜂蜜加热至沸后趁热过滤,再加 热至出现浅黄色有光泽、均匀翻腾的细气泡,用手捻有粘性,以两手指分开时无白丝出现为度;冰糖、 白砂糖炼制时须加适量水使之溶化,加热炼制至糖 液呈金黄色,有光泽即可;红糖因含杂质较多,一般 加 2 倍量水加热煮沸后,静置,除去沉淀备用;饴糖加热至沸后趁热过滤,炼至适度。

贵重药的处理

贵细药材指需另煎,或研粉、鲜榨的中药饮片。常⻅的有:动物类:羚羊⻆、 海龙、海马、鹿茸、蛤蚧、水蛭、珍珠;植物类:鲜铁 皮石斛、西红花、西洋参、三七、川贝母、冬虫夏草、枫 斗、西红花、肉桂、灵芝孢子粉等;矿物类:琥珀。

沉淀过滤

将合并的药液静置沉淀 6~8h,过 100 目筛网;取上清液再过 200 目筛网,备用。

浓缩

滤取静置后的上清液,除了加入单煎、另煎等另处理的药液,采用加热方法,将药液中多余的 水分蒸发。其过程需不时用竹筷搅拌,同时应不断调 整火候,防止成块、焦化。同时可加入已备好的胶类、 糖类辅料,浓缩至稠厚状。

收膏

收膏为膏方制备的关键过程,收膏环节直接影响成品膏方的质量。将浓缩的药液经 100~120 目筛网滤过,用文火慢慢熬制,由专人不断贴锅底搅拌,并注意控制火候,以免糊锅。不同季节收膏程度有差异,冬季可适当稀些,夏季应稠,通常以“挂旗”或“滴水成珠”为收膏标准。对于细料药和泥状辅料(枣泥、莲子泥等),应事先将细料打粉,再用少量的冷开水搅拌溶解均匀后,兑入 成膏膏体中,充分搅拌收膏。此做法可以使细料均匀分散在膏体中,避免了细料直接兑入膏体后因不能迅速溶解而呈小块状,尤以川贝粉、三七粉、灵芝孢子粉 等最为明显。

分装凉膏

事先准备好储存膏方的陶瓷罐,需要洗干净并晾干;将新鲜熬好的膏方缓缓加入。装膏方的罐子不宜太大,以免还没有服用完就出现发霉或其他污染的情况。等膏滋凉透后才可以密封保存。

封罐保存

凉膏后即可封罐保存。通常而⾔,膏方应该在⼀月或⼀个半月内服用完。